首页
搜索 搜索
当前位置:关注 > 正文

泉州影视发展迈入快车道

2023-08-18 09:09:51 泉州晚报

□记者 曾广太 张素萍/文(图片除署名外,均为泉州晚报资料图片)


(资料图)

这两年来,泉州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、鲜明奇特的多元文化大观,吸引了众多影视剧组落地泉州拍摄。他们用语言和镜头宣传泉州的世遗之美、奋斗之美、国潮之美、烟火之美,助推泉州影视业蓬勃发展。

备受剧组青睐 泉州元素屡上银幕

凭借深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、鲜明奇特的多元文化大观,泉州受到众多影视剧组的青睐。这两年来,泉州元素屡上荧屏、银幕。

去年,由金晨、王安宇主演的青春竞技题材剧《炽道》在泉州开机,到晋江少体校、泉州清源山、养正中学等地取景;都市医疗题材剧《奔跑吧,急救医生》在泉州开机。2020年8月,电视剧《以家人之名》在洛江某中学取景,许多市民还当了回群众演员。2019年9月,以宣传“晋江经验”为主题的重大现实题材电视连续剧《爱拼会赢》在晋江开机;7月,央视热播剧《那片花那片海》在石狮、晋江、惠安等地取景。

央视热播剧《那片花那片海》在石狮等地取景

今年2月底,全程在泉州取景的电视剧《执行局》杀青,在近3分钟的花絮中,西街、清源山、洛阳桥等场景一一亮相,泉州元素“满格”。3月初,凭借电视剧《去有风的地方》《亲爱的,热爱的》走红的演员李现来到泉州,开启他的新剧拍摄之旅……

电视剧《执行局》有很多泉州现代元素(受访者 供图)

此外,爱奇艺平台上线的泉州企业制作的、国漫《赤焰锦衣卫》,直接把故事舞台设在泉州府刺桐城,众多世遗点及大量闽南传统古建筑让整部剧既充满泉州元素,又国风感满满。

泉州题材和泉州景点备受剧组追捧。《赤焰锦衣卫》导演谢丹来到泉州后,对泉州独特的城市风貌“一见钟情”;电视剧《执行局》外联制片殷有霆对泉州赞不绝口:“泉州的美食、历史文化以及各种景点给了我们很多惊喜,作为取景地,泉州值得更多影视项目落户!”

“这两年有不少影视剧组来泉取景。”泉州市文旅局视听传媒科负责人介绍,据不完全统计,这两年有十余部影视作品在泉州取景,展现泉州地域特色,推动泉州影视文化产业迈入发展快车道。其中,电视剧《爱拼会赢》在央视一套热播并荣获中宣部“五个一”工程奖。泉州连续两年获得福建省电视剧网络剧创作生产专项资金扶持补助,补助的项目数量及金额位居全省首位。

“受申遗效应等的影响,近年来慕名到泉州取景的剧组猛增。”泉州温陵影视服务中心负责人吴启伟介绍,在陪同剧组看景、选景时,很多导演对泉州赞不绝口。在他们眼里,泉州“戏路宽”,能文能武,有自己独特的优势。依山临海,有高档写字楼,有自然风光,也有跨越多个朝代的闽南特色建筑集群,还有开元寺、承天寺、清净寺、天后宫等大量名胜古迹,是许多影视人眼中“天然的摄影棚”。同时,得益于泉州活跃的地方经济,酒店等配套设施多,能很好地满足剧组的需求。此外,泉州百姓热情包容的胸怀,使得剧组拍摄氛围好,因而备受广大剧组的喜爱。

府文庙受到很多剧组青睐

近几年来,泉州老城区的景观屡屡在荧幕上亮相。

文化资源丰富 滋养影视产业蓬勃发展

泉州是一座古城,这座城市给落地拍摄的剧组,特别是监制、制片人、导演、演员留下了怎样的印象?

在院线电影《爸爸的谎言》艺术总监、中广联合会电视制片委员会副会长、资深电影监制江平的眼里,泉州是古代东方第一大港、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,宋元时期与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通商贸易,呈现了“市井十洲人,涨海声中万国商”的繁荣景象,被评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、首个东亚文化之都,“泉州·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”列入世界遗产名录,22处遗产点星罗棋布,涵盖海外贸易经济体系中的管理、生产、运输、交易、消费、服务等核心环节,展现了中原文化、本土文化、异域文化的多元文化和谐共生,共同讲述了一段开放包容、绵长久远的海洋商贸和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故事。

电影《爸爸的谎言》主要取景于泉州 (受访者 供图)

那首“三分天注定,七分靠打拼”闽南语歌曲《爱拼才会赢》,正是泉州人奋斗打拼的生动写照。泉州人“敢为人先、爱拼敢赢”的精神特质给院线电影《中国兵王·绝密任务》导演钟少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不管是宋元时期,成长于星辰大海征途之中,还是明清时期,拼搏在筚路蓝缕下南洋的艰辛岁月中,或是改革开放后勇立潮头、搏击商海的时代征程中,泉州人始终把拼搏作为站稳脚跟的路径,把奋斗作为成就事业的根基。顽强拼搏的泉州民营企业创造无数商业奇迹,泉州成为民营经济乐园。

泉州的国潮之城同样给制片人逯华斌留下深刻的印象。泉州的国潮新风尚正在掀起,个性化定制潮服、潮鞋受到市场青睐,先后荣获中国品牌经济城市、中国十大品牌城市、全国国潮品牌之都等称号。泉州丰富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滋养了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。电影编剧周、泉州海丝文学周、海丝戏剧周等文化活动为文化产业带来巨大的能量,茶香骨瓷等产品蜚声海外,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位居福建省第一位,增加值总量连续10年位居福建省第一。

中国电影编剧周活动在泉州举行

泉州是一座烟火之城,更是让来到这里的演员赞不绝口。在泉州拍摄期间,他们可以吃一吃老街的特色小吃和当地的特色菜。在泉籍演员兼导演郑文森看来,泉州的亮点在古城,厚重在山海,气质在烟火,建筑原生性保护,非遗的活态化传承,文旅合理性开发的理念在润物无声中促进了古城蝶变复兴,最大限度留住了原住居民,保留了原始业态,保护了原味生活,呈现了见人、见物、见生活的文化景观。泉州的传统美食琳琅满目,不仅可以在宋元海丝宴中品位宋元闽人的风雅食趣,还可以从面线糊、肉粽、土笋冻等特色地道小吃中领略市井民间的海洋韵味,民间节庆与信仰仪式是泉州特有的市井烟火气息,居住中少不了茶馆、书院、戏台、寺庙等不同形式的公共场所,泉州入选第二批国家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,成功上榜十大旅游向往之城、最佳文化文旅融合之城等榜单,彰显了城市旅游品牌的吸引力和美誉度。

泉州文旅局视听科相关负责人表示,世遗之城、奋斗之城、国潮之城、烟火之城,这些特质都是吸引大量影视剧组落地泉州的重要因素。此外,为扶持影视产业发展,泉州出台了《影视十条》,鼓励影视企业落户泉州,深入感受泉州厚重的历史文化,体验古城的烟火气息,多角度展示宋元中国海丝泉州的独特魅力,让跨越千年的海丝记忆光影留存亘古绵长,让世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,和谐共生。

走出去请进来 为影视业发展提供动能

今后,泉州在影视领域将进一步发力,推动影视产业飞速发展。据悉,接下来泉州将进一步对接“金鸡”电影节、全国电视剧大会等有影响的影视盛会,举办配套活动,邀请业界名家深入泉州,策划生成项目,为泉州影视剧业发展提供动能。此外,与北京电影学院或中国传媒大学合作,借助国内影视产业专家的力量,理清和优化泉州影视产业发展的思路。

加强政策引导,打造特色。督促各地电影主管部门牵头做好扶持措施和申报指南的细化分解,进一步优化政策扶持导向,进一步明确申报各环节分工和端口责任人,确保项目愿意来、落得下、能兑现。促进其他未出台政策的县(市、区)根据自身实际出台本地政策,形成叠加效应。充分整合本地文化资源,引导创作队伍、编剧人才和文化企业进军影视产业,围绕产业链条加强对剧本、投资、人才和营销等要素市场培育,引导本地文投国企抢抓市场先机,组建由国有资本参与的影视制作市场主体,主动策划生成一批高质量的影视精品和建设项目,在我市影视产业链条中找到自己的位置,打造自己的特色。

跟紧项目进度,加快落地。积极主动对接影视项目方,做好服务推动落地。特别是推动长影世纪梦工场(石井)影视产业园、福建汇龙国际影视村(惠安)、安溪公安影视基地等大型影视园区建设,弥补我市影视产业发展基础的空白。协调各地各部门立足产业发展大局,将影视产业项目纳入本级本地招商大盘,主动走出去招商引资,扎实推进我市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着力宣传推广,汇聚动能。全面梳理本地影视拍摄资源,借力“世遗泉州、海丝名城”的文化优势,下大力气整合影视文化资源,针对性、高频次走出去宣传推介,提升城市辨识度;积极主动对接“金鸡”电影节、全国电视剧大会等国内有影响力的影视盛会,举办配套活动,邀请业界名家深入泉州、了解泉州。组织开展海丝题材、闽南文化题材、红色题材等的电影剧本创作、拍摄。走出去和请进来并举,择机择期组织专班前往北上广深等影视产业集聚城市,举办产业政策推介会和影视项目招商洽谈会,扩大我市影视政策和拍摄资源知晓面,争取引进更多影视企业、项目、资金,形成聚集效应,为我市影视产业发展提供动能。

调研摸清家底,破解壁垒。推动各县市区根据本地实际,对本地影视产业进行深入调研,全面摸清产业现状,分析发展优势,特别是要注重从剧本创作、人才培养、园区建设、纳统口径、配套服务、合作接轨等着手研究发展新举措,聚焦产业规模和品质提升、产业用地供给、行业市场化发展、专业人才培育等关键问题,着力破解我市影视产业发展壁垒。同时,注重与国内一线影视传媒机构、高校的合作,借助国内影视产业专家的力量,进一步厘清和优化本地影视产业发展思路。